冻死和热死哪个更痛苦?为什么有些人冻死前,会把衣服脱了?
这两天全国迎来了大规模的寒潮,气温陡然直降,今年的气候确实有些诡异,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冻的要死。
问题来了,冻死和热死究竟哪个更痛苦?如果非要选一个你更愿意选择哪种死法?
我们先来看看冻死前人体的反应。
人在进入极度寒冷的环境时,身体首先会打颤发抖,同时肾上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人在寒冷环境下会感到很精神,这其实是中枢神经在进行体温调控。身体打颤发抖可以增大葡萄糖的消耗,这样就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到这一步我们的身体还算正常,还能对体温进行调控。如果还是觉得冷,那么大脑会做出反应,让我们表皮的毛孔和毛细管收缩,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如果还是不能阻止体温的下降,那么大脑就要启动保护机制了。
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我们的血管会收缩,血液大量的涌入内脏和大脑以保证重要器官的温度正常。这个时候人的四肢会出现僵硬浑身乏力,精神也萎靡不振很想躺下了睡一觉。如果能够及时从外界获得热量,那么还是可以恢复过来的。
比如在身边升一堆火,或者喝一些热水都可以使人体快速恢复,如果获取不到外界的热源那么接下来的情况会很严重。
在冻死之前人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我们的神经中枢已经不能再控制四肢的血管,血管会变得松弛血液流量会变大,毛孔会舒张失温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大脑已经反应不过来了。因为血管舒张会让大脑产生一个错觉,外界的温度好像很高应该进行散热。
这个时候人会变得兴奋,然后会感觉身体很热,这些其实都是大脑产生的错觉,很多冻死的人在死之前会把衣服脱了就是这个错觉导致的。
在这之后便是等待死亡,血液温度降到10度以下,细胞里的酶活性降低导致全身器官衰竭,到了这一步神仙也难救。
冻死的案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特别是北方地区,一些人晚上喝了酒会醉倒在路边,第二天早上被发现时人已经冻成冰棍了。在俄罗斯,每年有4万多人因为宿醉被冻死在了户外。由此可见,这冬天喝酒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说完冻死我们再来看看热死,人在热死之前会有什么感觉呢?会产生寒冷的错觉吗?答案是并不会,热死要直接很多,它没有冻死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人在热死之前大脑不会产生错觉,热的感觉会很强烈,痛感也非常清晰。热死分两种;一种是干热一种是湿热,在这两种环境下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干热时人体会通过大量的排汗来降温,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体表的热量,进而保证我们脏器的温度不会超标。在相同温度下干热的体感温度要低于湿热,人会感到更加凉爽一些。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干热的环境下,我们血液里的水份和无机盐就会大量流失,细胞液的渗透压会急剧增加,皮肤表面会出现皲裂内脏也会迅速衰竭。这个过程来的非常快,一些人在中暑后不到半个小时便倒地身亡。
在干热情况下,要是能够及时补充体内的水份和无机盐,那么情况还不算危险,只要不是热的离谱,我们的调节中枢就能够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
最惨的就是湿热了,我们人体对低温的调节手段有三种,一种是打颤发抖、一种是分泌肾上腺素增强细胞代谢,还有就是减少表皮血液流动。相比于低温调节,人体对高温的调节手段少的可怜,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排汗。可是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我们体表的汗液就不容易蒸发了,这时出再多的汗也没有用。
在湿热环境下当人体的温度过高时,人会感到恶心头晕,那感觉就和晕船差不多。体细胞代谢产生的热量无法传递出去,内部的脏器温度就会急剧上升,人会感到胸闷气喘脸色煞白,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很快就会器官衰竭而死。
湿热中暑情况要比干热严重得多,同样的温度下我国南方中暑的人数远多于北方,死亡率也出奇的高,就是因为南方的气候比较潮湿。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冻死可能要比热死更加舒服一些,至少在冻死之前大脑会产生幻觉,这就像打了麻醉剂一样。而热死太直接了,湿热则更加痛苦体内就像烧了一壶开水。
其实我们人类身体更耐低温,在北极圈附近经常出现零下50度的极端气温,但是那里照样生活着大量的因纽特人。只要食物管够衣服穿好,人类就不怕严寒。
对于高温我们能应对的方法就少了许多,因为我们人体没有哪个器官有降温的作用,但是每个器官都会产生热量。冰天雪地的荒郊野外,人们可以捡枯木生火取暖,但是在闷热的热带雨林里我们捡不到空调。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quqiwen.com/kxts/787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