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引进非洲到底成功了没?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
非洲为什么没有老虎?老虎去非洲是直接秒杀一起,还是被非洲的动物们教做猫?
国际上曾经也进行过将老虎运到非洲进行野化的项目,然而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被送去的老虎,无一例外都会生病,即便有些活了下来,也只能生活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下。
老虎从来没有在非洲野放过,因为没人敢违背自然规则让老虎进入非洲的生态。
将老虎带去非洲的计划最初是一个国际老虎组织组建的,目的是将圈养的华南虎送去非洲野化培训,为将来放归野外做准备。
一位叫做全莉的华人女子与我国的华南虎野化中心达成合作,将几只华南虎带到非洲一片私人公园里面,里面生活着非洲的羚羊,可供老虎食用。
然而这个计划因为组织人之间发生内讧,出现了挪用公款的行为,最终不了了之,当时的发起人之一的瓦提卷走了大量的钱,在非洲又建立了一个虎园。
由于瓦提没有获得我国的老虎授权,因此他的虎园里面不能出现华南虎,他只能去印度引进孟加拉虎。
这个虎园的面积只有0.6平方公里,生活着2只老虎,说白了就是一个动物园,最后这些老虎生病死了,虎园变成了坟园。
从华南虎到孟加拉虎,似乎它们都不太适应非洲的生活,况且它们还只是生活在人工规划的地方,没有真正融入非洲的生活中。
转眼这项计划已经过去了20余年,当年圈养老虎的地方重归于平静,依旧还是非洲动物的天下。
那么,老虎究竟能不能在非洲立足呢?
老虎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有9个亚种,随着人类的扩张,已经有3个亚种灭绝,分别是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还有一个亚种华南虎野外灭绝,仅剩人工圈养。
根据非洲发现的化石,老虎并没有出现在非洲地区,它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亚洲动物。
老虎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森林、山地,很少有平原地区的老虎,很明显非洲开阔的草原不适合老虎。
非洲最厉害的三种食肉动物狮子、鬣狗、非洲野犬无一例外是群居动物,可想而知独居动物在非洲生活的难度有多大。
老虎更像是高配版本的花豹,虽然它十项全能,能跑能跳能灵活爬树,但是面对非洲各种结群的动物,还是会处于下风。
此外,非洲草原的气候并不适合老虎的生存,它分为旱季和雨季,分别占据一年的一半。
雨季还好,旱季的时候老虎很有可能会热死,生活在印度的孟加拉虎在炎热的时候会泡在水里降温。
非洲草原比印度还要热,旱季的水源地相当紧张,没多余的水给老虎泡,它只能受着。
老虎如果去了非洲,独居的压力会很大,老虎的演化方向会有两个方向。
第一种是和狮子出现趋同演化,成为了群居的大型猫科动物。
另一种则是和花豹出现趋同演化,体型缩小走敏捷性路线,因为体型大的老虎反而需要更多的食物,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们反而不利。
老虎捕猎需要树木给它打掩护,非洲没有足够的树木为它提供庇护,那么老虎捕猎的成功率会下降,加上狮子、鬣狗等动物的抢夺,越是长得大的老虎,反而更难活下去,因此老虎的体型很有可能出现缩小。
当然,老虎如果贸然进入非洲也会对非洲的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老虎的面板属性并不低,它或许无法战胜成群结队的狮子、鬣狗,但是欺负花豹、猎豹等独居动物还是可以的。
因此,它去了非洲对独居的食肉动物们是灾难,很有可能猎豹这个可怜的受气包更惨了。
那么,为什么引进老虎的计划会失败呢?
首先,这个计划引入的老虎数量有限,并且都是圈养的老虎,它们本身的捕食能力就不如野生的老虎。
其次,全莉引进的是华南虎,它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栖息地环境是湿润多雨,来到非洲很不适应。
华南虎在野外已经灭绝,人工圈养的老虎种群很小,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近亲繁殖,它们的基因已经不是最优的华南虎了。
而瓦提引进的是孟加拉虎,这种老虎对热的忍耐力比较强,但是不喜欢干燥的环境,非洲对它们来说还是太干了。
最后就是,这些老虎都是生活在人类打造的环境中,其实还是一种人工圈养,无非就是把圈养的地点改在了非洲而已。
想要野化获得老虎的种群,起码需要野化30只以上,并且时间上还要接近,很显然,这办不到。
不仅是引进非洲失败,就连华南虎本土的野化也困难重重,就算已经达到了野化的标准,却没有足够的地方放归。
老虎需要广大的空间,一只雄虎的领地范围可以达到100到400平方公里,而我国华南地区的森林已经被零零散散割据,不足以让大量的野生老虎生活。
实际上,亚洲的老虎由于栖息地缩小、数量减少,个体之间的近亲繁殖尤为严重,以孟加拉虎为例,它是变种最多的老虎种类。
白虎、雪虎、金虎、甚至还有黑虎都是孟加拉虎的变种,很多人以为这是它们基因多样性的表现,殊不知这是它们基因池太小的结果。
一些圈养环境的老虎还与狮子发生了杂交,产下了狮虎兽,这是一种有些畸形的后代,脑袋大、脖子粗、身体胖,长到后面就是一只“废猫”。
但是因为狮虎兽噱头很足,能为人带来丰厚的利益,很多动物园甚至有意培育狮虎兽。
狮虎兽会占据母虎的怀孕次数,让它们可生育的老虎后代减少,本身不利于老虎拯救自身种群。
因此,国际老虎保护协会十分反对狮虎兽或者虎狮兽的培育。
非洲没有老虎,但是亚洲却有狮子,在鼎盛时期,狮子曾遍布西亚、南亚甚至是地中海地区,如今只有印度还残存着少量的亚洲狮。
亚洲狮是狮子的一个亚种,理论上它和非洲狮没有生殖隔离,但是因为亚洲狮太过于稀少,几乎都在保护区,也不可能让它们和非洲狮交配。
它们的体型比非洲狮小,雄性亚洲狮的鬃毛没有非洲狮浓密,这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关,亚洲狮生活在森林中,气候比较湿润,如果鬃毛过于浓密更容易招致虫子和寄生虫。
亚洲狮的生活习性和非洲狮几乎一样,它们结群而居,一个始终由多只母狮和少量雄狮组成,雄狮要趁着成熟之前离开族群。
除了亚洲狮,狮子中还有巴巴里狮亚种,它们生活在北非和南欧的一些地区,是古罗马斗兽场里的狮子。
巴巴里狮被认为是迁徙出来的非洲狮分化出来的亚种,在基因上与亚洲狮更接近,只可惜巴巴里狮已经灭绝。
目前欧洲存在的一些圈养狮子身体内有巴巴里狮的血统,纯种的巴巴里狮已经不存在了。
这么一看,狮子和老虎其实处境都不好,狮子被压缩在了撒哈拉以南的草原区域,早已经没有当初横跨亚非欧的霸气。
亚洲已经很少听到虎啸山林的壮丽之声,曾几何时四川地区虎患成灾,到现在四川一只野生老虎都找不到了。
据说在马尔康的山里还存在着少量的华南虎,然而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只能当作传说。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quqiwen.com/kxts/843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