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个粒子没有意识,一堆粒子组成人,就产生了意识
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在地球上生存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在大约200多万年前,猿类生物生活在地球上,当时地球上还生活着很多其它凶猛的生物,猿类生物为了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于是他们选择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仅仅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能够有效的抵抗外来侵略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频繁的交流能够使猿类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由于猿类生物长期在一起生存,所以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成功进化为人类,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等,它们不同的排列和作用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在1665年,列文虎克磨制出了两块高倍率的透镜,他发现如果将两个透镜叠加在一起,调整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能够看到的物体会变得更大,不过这种距离非常难以把握,稍远或者稍近看到的图像就会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列文虎克将两个镜片装在一个铁通的两端,固定在一个铁架子上面,又在铁通上面装了两个能够调节镜片距离的旋钮,这样就能够方便的找到最佳的观测位置。
这其实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显微镜的出现给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我们用肉眼所能够看到的世界被称为是宏观世界,而看不到的世界就是微观世界,在19世纪的时候,科学家认为我们已经解开了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比如说远低于光速的前提下,牛顿的经典力学能够解决所有的机械问题,电磁现象被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光现象被波动定律解释,热现象被热力学解释,在高于光速的情况下,相对论能够解释宇宙天体运动的规律,就在科学家以为我们即将解开宇宙的奥秘时,突然发现,这些 理论无法解释微观世界。于是在19世纪的时候,众多科学家普朗克、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爱因斯坦等人一起创立了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它和相对论被称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在微观世界中,有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等,分子就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电子组成的,在我们讨论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时,这些相互作用解释了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虽然微观粒子非常渺小,但是它们对于我们的世界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世界,我们人类其实就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在我们的身体当中,含有大量的碳、氢、氧、氮、钙等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化学键和作用连接在一起,性形成了我们的DNA。
蛋白质、细胞和其他生物分子,组成了我们的器官,除了物质方面,我们的身体还包括了能量和力的相互作用,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和肌肉的收缩都涉及到了粒子和电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是由微观粒子的行为所决定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物质,都隐藏着一个小宇宙,每一个小宇宙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宇宙,虽然我们人类有意识存在,但是这也改变不了我们的本质,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单个粒子没有意识,而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意识?意识是什么?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意识存在于大脑,通过外部的感官来帮助我们完成想象的事情,当我们陷入沉睡的时候,意识就消失了。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科学家更加愿意相信意识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脑部运动,不过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和精神病学家约瑟夫.勒杜表示,想要证明意识是什么,我们就必须搞清楚它是什么,最早科学家通过脉冲电刺激大脑皮层传感区,当实验者由于电击而产生意识的时候,科学家认为,这就是意识产生的过程,经过研究发现,人类对于某一件事情、某一个物体产生意识,大约需要500毫秒的时间,当脑内神经活动开始运转,意识也就随之出现了,而且人类的意识要比动物的意识发达很多,既然人类拥有意识,那么单个粒子会拥有意识吗?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单个粒子也是有意识的。
在量子力学当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间接的证明了单个粒子也是有意识的,这个实验就是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科学家认为,如果光是粒子,那么它就会笔直的从两条缝隙中穿过去,因为其它光子都被挡板挡住了,所以会在挡板背后的屏幕上形成两道杠,如果光是一种波,那么当光子穿过两条缝隙时会分裂出两条波,这两条波就类似水面的波纹一样,能够各自震荡然后发生交涉,最后在屏幕上留下斑马线一样的条纹,科学家经过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墙上出现了明暗相同的干涉条纹,这个结果证明了光其实是一种波。
后来科学家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科学家在狭缝后面加上了电子探测器,这样能够准确的看到光子是从哪一个孔穿过去的,最终科学家发现,光子要么是从左边穿过去,要么是从右边穿过去,而实验最终的结果证明了光其实是一种粒子,就在科学家还在争论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时候,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个结论表明了光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科学家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观测者的存在,那么粒子就会处于叠加状态,这个叠加状态通过双缝的时候有一半通过A缝隙,另一半通过了B缝隙。
没有观测者的时候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证明光子走了哪条缝隙,这个时候粒子就处于叠加状态,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粒子形态,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粒子是从哪一个缝隙中穿过去的,这会导致光子一直都处于叠加状态,最后形成干涉条纹,但是如果要是让粒子的叠加态坍塌,那么就必须对实验进行观察,由于观察之后,粒子的路线被锁定了,所以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在经典物理学当中,无论有没有观察者都不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比如说我们将篮球仍向空中,无论我们去不去观察篮球,最终篮球一定会落在地面上。
但是在微观世界中,观测者的作用非常大,这难道不能够说明粒子也是有意识的吗?
因为粒子能够感觉到有没有人在观察它,除了这个实验之外,还有量子纠缠实验,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配对好的粒子,无论它们之间相隔多么遥远的距离,只要我们影响其中一个粒子,那么另一个粒子就会受到影响,而这个影响的速度是瞬间完成的,这就有点类似心灵感应,假如说我们将一个粒子放在宇宙的最南边,另一个粒子放在宇宙的最北边,只要我们影响宇宙最南边的粒子,那么宇宙最北边的粒子也会受到影响,而这个影响的速度是瞬间完成的,这个速度其实早就已经超越了光速。
著名的爱因斯坦第一个知道量子纠缠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爱因斯坦将其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纠缠能够无视距离,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叠加态,如果两个粒子一开始具有某种共同的关系,那么即便两个粒子分开,其叠加态也是缠绕在一起的,而量子纠缠正是这种叠加态相互缠绕的体现,比如说,一个具有0自旋的粒子突然衰变了,变成了两个粒子,那么这两个粒子由于都是由同一个粒子衰变而来的,所以在最初状态就建立了联系,未来,不管这个两个粒子距离有多远,这种联系会一直存在,具体表现就是叠加态的相互缠绕,纠缠粒子之间的叠加态会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相互作用。
虽然目前科学家还无法确定,这些实验是不是和意识有关系,但是只要科学家一直坚持不懈的研究下去,或许我们真的能够找到答案,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只能够去想象,科学对意识的定义是:基于我们的感知,接收外部环境的信息,然后凝练成一个物外的我,科学家认为,生物的意识是有等级的,不同等级的意识决定了我们对周围世界认知的不同,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自然界中,能够分辨“我是谁”的动物并不是很多。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在黑猩猩脸上画上黑点,黑猩猩照镜子的时候会主动将它擦掉,而猕猴却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它认为镜子中的猕猴是另一个猕猴,意识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意识,那么和行尸走肉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如果人类死亡以后,我们的意识还存在吗?
从科学家的研究来看,人死后大脑依然在运作,人类的大脑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的这个事实,而且人在被救活之前,濒死之前,还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一切,有些证据表明,死者甚至还能够听到医生在宣布他们已经死了。早在2003年,日本东京曾发起了“阿尔法3号”计划,专门研究人死之后意识的变化。
当时,有一名叫做邦达的35岁病人患肝癌死亡,他在死前非常痛苦。在他死后的第三天,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我叫邦达,我已经解除了任何痛苦,在一片阳光下飞翔,快乐得很……快乐得很……”连续重复几次后,信息突然就中断了。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即使人类死亡以后,意识也并不是消失,而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当中,这个世界可能是平行宇宙,也可能是其它维度的空间,在很早的时候科学家就提出了平行宇宙的假说,科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外面还存在其他的宇宙空间,我们的宇宙可能是其它宇宙衍生出来的分支,而其它宇宙也可能是我们宇宙衍生出来的分支,虽然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平行宇宙,但是科学家认为它是存在的。
而维度空间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当时爱因斯坦提出了四维空间,他认为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时间维度,就变成了四维空间,后来科学家将维度空间提升到了11个维度,维度等级越高,就代表所在生物的能力越强,不同的维度空间中,有不同的法则,两个不同的维度空间中的生物是没有办法相互感知的,即使其他维度空间的生物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依然感觉不到它们,虽然现在科学家还不能够完全确定维度空间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说不定人类真的能够解开维度空间的奥秘,而且到时候人类也能够知道,人死亡以后,意识是不是还存在?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quqiwen.com/kxts/2487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