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太阳系有多难?一个简单的比喻告诉你答案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出行基本上都是依靠马车或者是步行,由于出行速度有限,所以古人一辈子也很难走出方圆百里的范围,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发明了先进的交通工具,比如说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火箭等等,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现在人类能够达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人类依靠火箭的速度已经能够飞出地球,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是不是还存在外星生命?带着这些疑问,人类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其实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目前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这颗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如果人类没有出现,那么地球上的奥秘可能永远都不会被解开。科学家认为,地球能够诞生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满足了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
如果其它行星也能够满足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那么其它行星诞生生命的可能性也会非常大,为了探索太阳系的奥秘,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努力,科学家向太阳系内发射了很多探测器,比如说舒梅克号,这是第一个登陆小行星的探测器,在1996年的时候由美国宇航局发射升空,它的名字其实是在致敬科学家尤金.舒梅克,它先与253号小行星擦肩而过,使科学家能够近距离观测这颗富含碳的C形小行星,在2000年情人节那天,它成功捕捉到433号小行星,除了这个探测器之外,科学家还发射了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1989年发射升空,在1991年经过小行星盖斯拉951,从而获得了这颗小行星第一张高分辨率照片。
除了这些探测器之外,目前人类飞行最远的探测器就是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46年前,NASA向太阳系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发射这两个探测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探索太阳系内部的奥秘,并且飞出太阳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这两个探测器对于人类研究太阳系来说,贡献非常大,不过到现在为止,这两颗探测器并没有完全飞出太阳系,曾经科学家认为,太阳系的边缘在冥王星,但是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太阳系的边缘并不在冥王星,而是在奥尔特星云,也就是说只有飞出奥尔特星云,才算是真正的飞出了太阳系。
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如果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想要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上万年的时间,这对于人类来说太漫长了,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飞出太阳系真的有这么困难吗?
目前旅行者1号探测器距离地球大约有230亿公里,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射的最远探测器,它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7公里,在旅行者1号探测器飞行的过程中,它曾经连续借助了木星、土星等大行星的引力弹弓,从而使得它的飞行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那么什么是引力弹弓效应?其实引力弹弓效应就是利用引力来获取行星的一些动量,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动能,使得自己的飞行速度能够提升。
因此这种效应也会相应降低行星的动量,引发行星速度的减慢,不过探测器的质量对于行星来说太过于渺小,可以忽略不计,我国前段时间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利用地球的引力效应进行加速,最终成功进化了月球轨道,我们以地球为例,地球的运动速度大约是每秒30千米,假设一个运动速度为每秒5千米的航天器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对的方向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那么这时候它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大约是每秒35千米,当它绕地球行驶后,以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离开,它和地球之间的相对速度是不变的,仍然是每秒35千米,但这个实惠,地球和航天器在同一个方向运动,所以要保证两者的相对速度都是每秒35千米。
这时候航天器的速度就等于两倍的地球速度加上航天器的速度,也就是每秒65千米,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的加速原理,利用这个方法,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才能够飞的这么远,不过即使这样,旅行者1号探测器还是没有办法飞出太阳系,而且在太阳系中,行星和行星之间的距离也是非常遥远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水星距离太阳大约是57909100千米,约等于0.38个天文单位,金星距离太阳大约是108208930千米,约等于0.72个天文单位,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是149600000千米,约等于1个天文单位,火星距离太阳大约是22794万千米,约等于1.52个天文单位。
木星距离太阳大约是778330000千米,约等于9.54个天文单位,土星距离太阳大约是1429400000千米,约等于9.54个天文单位,天王星距离太阳大约是2870990000千米,约等于19.218个天文单位,海王星距离太阳大约是4504000000千米,约等于30个天文单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天文单位是以地球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来计算的,从这些数字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系中的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是非常遥远的,以人类目前的飞行速度,想要飞出太阳系真的是太困难了,而且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奥尔特星云的半径大约是1光年,相当于9.46万亿公里,而冥王星和太阳最远时距离只有73.76亿公里。
虽然旅行者1号探测器早已经飞过了冥王星,但是想要飞出奥尔特星云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直观的了解太阳系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它的比例缩小,比如说地球有篮球这么大,那么按照同等比例缩小的话,奥尔特星云的半径大约是1.83亿米,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万公里,所以这里大概是地球赤道周长的4.58倍,而每秒17公里的速度,则会缩小到每秒0.00033米,人类飞出太阳系的难度,就相当于篮球上的一个细菌,需要围绕长达4万公里的地球赤道跑4圈半,但是它们目前最快的速度只有每秒0.00033米,所以目前人类的飞行速度根本无法飞出太阳系。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只要旅行者1号探测器一直向太阳系外飞,总有一天它能够飞出太阳系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旅行者1号探测器飞行是需要电池的,目前旅行者1号的电池即将耗尽,到时候它会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永远都漂浮在宇宙中,不过旅行者1号探测器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非常不错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所用的电池是核电池,这种电池每隔87年电力衰减一半,到现在为止,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行了46年,电力供应应该保存最初的百分之70,但是随着电池原件 的老化,目前电力供应已经不足百分之50。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已经将它的大部分功能全部关闭,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和人类彻底失去联系,而人类想要飞出太阳系,必须重新发射探测器,而且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一定要快,这样人类才有机会飞出太阳系,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人类一定要飞出太阳系?
科学家认为,想要了解宇宙的奥秘,我们就必须飞出太阳系, 因为太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对于宇宙来说,它渺小的就像是一粒沙子,我们的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当中,银河系目前的范围已经达到了20万光年,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一光年相当于光速飞行一年的距离,20万光年就相当于光速飞行20万年。
而银河系也并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在银河系的外面还有本星系群,这个星系群中包含了50多个星系,在本星系群的外面还有室女座超星系团,它的直径达到了1.1万光年,里面包含了近4.7万个星系,曾经科学家一度认为,室女座超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但是在2014年的时候,美国科学家布伦特.塔利和法国科学家海伦.库尔图尔发现,室女座超星系团也只是庞大结构中的一小部分,这个庞大的结构就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它的直径达到了5.2亿光年,里面包含了500多个星系群,100000多个星系,我们的太阳系在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里面就相当于一粒沙子,而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
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围,宇宙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宇宙到底有多大?
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当中,从这些数据我们就能够看出,宇宙到底有多么浩瀚,而我们地球和太阳系真的是太渺小了,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外,一定存在外星生命,因为在宇宙中行星和恒星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多的我们几乎都数不过来,在这么多的行星当中,难道只有地球这一颗行星诞生了生命?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家认为,宇宙中一定存在很多外星生命,而这些外星生命一定就生活在太阳系外,比如说银河系的中心区域,或许说其它的星系当中,想要找到这些外星生命,我们只能够飞出太阳系,因为这样才有希望。
而且就算是我们找不到外星生命,至少人类飞出太阳系后,能够对宇宙有更多的认知,在太阳系外面,隐藏着很多神秘的天体,比如说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想要研究的对象,科学家认为,这些天体都是恒星死亡以后形成的,一般来说,质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白矮星,质量中等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中子星,超大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黑洞,我们的太阳在恒星当中属于小质量的恒星,所以太阳死亡以后会变成一颗白矮星,太阳从诞生以后就在源源不断的释放热量,到现在已经燃烧了50亿年的时间,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太阳的寿命还要50亿年的时间。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足够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要知道从人类文明开始算起,到现在也就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在 这几千年的时间内,人类能够飞出地球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说明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很快,未来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人类的飞行速度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快,到时候人类飞出太阳系就有希望了,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的研究超光速飞行技术,比如说曲速引擎,这种飞行方式就是利用扭曲空间产生动力,然后拖动飞船前行,它的速度最快能够达到光速的几千倍,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实现这项技术,那么人类飞出太阳系根本不在话下。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quqiwen.com/kxts/24981.html
相关文章